妇科体检可不是简单的查病,它是妇女保健管理的核心内容,是为女性健康撑起的一把"防护伞",它能在你还没感觉不舒服的时候,就提前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常规妇科体检应包括哪些内容?
病史询问与一般体格检查
这是所有体检的基础
病史采集:
医生会询问月经史(初潮年龄、周期、经量)、婚育史、既往疾病(如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子宫内膜异位症)、家族史(如乳腺癌、卵巢癌)等。
体格检查:
包括身高、体重、血压测量,以及乳腺和腹部触诊,初步排查异常肿块或压痛。
妇科查体
外阴、阴道检查:
通过视诊和触诊检查外阴有无炎症、溃疡、肿物,阴道有无异常分泌物或结构异常。
宫颈检查:
观察宫颈形态,并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及人乳头瘤病毒(HPV)检测。
双合诊/三合诊:
医生通过阴道和腹部联合触诊,检查子宫、输卵管、卵巢的大小、位置及有无压痛或包块。无性生活女性可以采用肛查形式来进行。
辅助检查
盆腔超声检查:
目的是检查子宫、卵巢及盆腔情况。经阴道超声适用于有性生活的女性,经腹超声适用于无性生活的女性。超声检查无辐射且灵敏度高,重复性好,是最常用的妇科辅助检查手段。作为体检建议每年1-2次。
乳腺检查:
主要筛查方式为乳腺触诊结合乳腺超声和/或乳腺钼靶检查。乳腺彩超适用于40岁以下女性或致密型乳腺;乳腺钼靶X线检查适用于40岁以上女性。通过科学规范的定期筛查,有助于早查早治,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5%。建议40-70岁女性进行每年1次筛查,对于乳腺癌家族史女性建议提前5年开始进行筛查。
宫颈筛查:
包括宫颈细胞学(LCT或TCT)及宫颈HPV检查: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。WHO和中华医学会建议25-30岁女性开始筛查,或在初次性生活后3年开始。对于高风险女性,建议提前筛查;65岁以上女性,若过去10年内每3年1次、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无异常或每5年1次、连续2次HPV检测阴性,且无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或子宫颈浸润癌史,可停止筛查。
性激素检查:
针对月经紊乱或高龄(35岁以上)未生育的女性,可以进行性激素检查,有助于了解女性卵巢功能。
骨密度检测:
推荐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。建议更老年期及卵巢早衰以及其他长期低雌激素水平的女性每2年筛查。已经存在骨量减少则每年进行1次检查。
肿瘤标志物:
如CA125、CA199、AFP、CEA等可协助进行妇科卵巢肿瘤的筛查。
根据不同年龄,妇科疾病风险有所侧重,年轻女性侧重妇科炎症、良性肿瘤、性传播疾病等的筛查,更老年期女性更需要关注盆底功能、妇科恶性肿瘤、老年慢病等的筛查。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基础检查,并遵循医生建议调整需要筛查的项目及频率。
妇科体检不仅是女性个体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,更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,对提升妇女健康水平、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具有战略意义。定期妇科体检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负责,也是对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积极贡献。
撰稿: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女保健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张静
审核: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党委书记 主任医师 林永红